近日,随着“春风常驻·展翼筑爱”困难家庭子女成长支持项目的学业辅导服务部分圆满结束,拱墅区民政局、各街道、浙江大学志愿者团队以及困难家庭成员共同见证了这一慈善行动为儿童带来的积极变化。在服务对象确定时,社工采用了科学的量表法,筛选出了一批具备较强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潜力的困难家庭子女,依托浙江大学优质资源,精准匹配大学生志愿者,为儿童提供“一对一”学业辅导和心理关怀服务,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学业帮扶见实效,能力信心双提升
在为期一学期的服务周期内,志愿者们针对受助学生的学科薄弱环节进行了系统讲解与强化训练,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多名家长反馈,孩子们从最初的“对学习缺乏兴趣”“面对难题时容易放弃”,逐步实现了“对学习充满热情”“主动分析问题”的转变。一位家长特别提到:“经过8次辅导,孩子进步非常大,现在能从容应对阅读题,还学会了自己分析试卷!”
志愿者通过试卷诊断,精准识别学生知识短板并制定改进方案,同步挖掘学习亮点予以鼓励,显著提升了受助学生的学业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上,更体现在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和自我认知上。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更愿意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这些积极的改变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心理关怀融日常,温暖陪伴促成长
项目深刻认识到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将情感支持与陪伴融入学业辅导全过程,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爱与关怀。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化身“知心哥哥姐姐”悉心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与心声。面对孩子们的困惑和挫折,志愿者们总是用真诚的鼓励和积极的肯定给予回应,逐步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桥梁。一位受助学生在辅导结束后说:“志愿者姐姐就像我的朋友一样,不仅教我知识,还陪我聊天,让我感到很温暖。”此外,志愿者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学习状态,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
服务结束时,有部分志愿者更是自发根据受助学生兴趣,精心挑选书籍等小礼物。这一暖心举动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关爱,更强化了情感联结。家长称赞:“志愿者不仅教得认真,更在乎孩子心理需求,耐心、细心又用心!”通过学业与心理双重帮扶,孩子们收获了成长的勇气和力量,志愿者的陪伴如同一束光,温暖了他们的成长之路。
多方聚力筑平台,长效关爱谋发展
本次“春风常驻·展翼筑爱”学业辅导服务的成功实践与显著成效,是拱墅区民政局统筹引领、社会组织专业运营、浙江大学青年志愿者团队倾力奉献以及受助家庭协同的共同结晶。项目创新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组织运作-高校资源支撑-家庭主动参与”的四方联动精准帮扶机制,有效整合了行政力量、专业服务、高校资源与家庭基础,形成了关爱困难家庭子女的强大合力。这一平台不仅高效对接了需求与资源,保障了服务的精准度和专业性,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新路径。尤为可贵的是,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奉献中深化了社会责任认知,实现了实践能力与人文情怀的双重成长,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这场公益行动在为困境儿童点亮知识明灯的同时,也书写了爱与成长的温暖篇章。从精准帮扶到心理关怀,从多方聚力到志愿者的倾情奉献,项目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业能力,更给予他们信心与希望。它不仅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束光,更是社会各界携手助力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公益的力量与社会的温暖。未来,这份爱与关怀将继续传递,为更多困境儿童照亮前行的道路,助力他们追逐梦想,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