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8月2日讯 近日,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暨华东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博览会期间,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正式揭牌成立。青岛作为华东地区七个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之一,正式成为联盟首批成员单位,标志着青岛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经验获得广泛认可,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搭建了更广阔的合作交流平台。
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由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指导,上海机场集团、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低空经济服务专委会、上海市航空学会等单位发起,联合华东地区七个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上海金山、江苏南京、浙江杭州、江西赣州、安徽安庆、山东青岛、山东东营)以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同组建。联盟的成立,旨在搭建低空经济产业的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与场景应用平台,对于推动区域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后,联盟将积极搭建低空经济产业链交流平台,重点开展政策研究、标准规范制定、产学研技术合作、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推动区域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青岛先后获批首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以“海岛场景综合应用”为目标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等多个“国字号”平台。青岛高度重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将“低空经济”纳入全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组建青岛市低空经济产业专班、出台《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成立青岛市低空经济联盟等。
此前,青岛与华东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展开合作布局。今年1月1日,“浙江新昌—山东莱西”低空航线正式获批。该航线是两省首条跨多省域低空飞行航线,全程1200公里、单程飞行时间约5.5小时,可以提供“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多项服务。
以加入华东(含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为契机,市交通运输局将在深化区域协同联动、拓展发展空间、营造产业生态等方面破局发力,依托青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深化拓展海域海岛无人机应用场景,为打造无人机海洋特色应用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贡献力量。